作为资本市场重要参与者,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动向始终受到市场广泛关注。《证券日报》记者在梳理A股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报时注意到 ,截至今年二季度末,公募基金、券商(含券商集合理财,下同)和社保基金三者共同持有的个股共计145只。其中 ,有89只个股属于新质生产力概念,向“新”集聚趋势显著 。
在受访人士看来,上述三类机构在新质生产力概念个股上形成持仓共识 ,源于对政策导向、产业趋势与长期价值的共同判断。
社保基金新晋130家公司
前十大流通股股东
中长期资金是维护市场平稳健康运行的“压舱石”“稳定器 ”,作为中长期资金的典型代表,社保基金持仓动向被市场高度关注。
Wind资讯数据显示 ,截至二季度末,社保基金现身568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之列 。按6月30日收盘价计算,社保基金合计持股市值达1650.68亿元。其中 ,社保基金对三一重工 、传音控股、华鲁恒升等30只个股的持股市值均超过10亿元,合计持股市值达470.77亿元,占比为28.52%。
同时,社保基金还是130家公司的新晋前十大流通股股东 。其中 ,对兴业证券、三安光电 、内蒙华电的持股数量较多,分别为9010.55万股、8000.99万股、4858.88万股;对顺丰控股 、三安光电、新华保险的持仓市值较高,分别为12.67亿元、9.94亿元和8.86亿元。
公募基金和券商方面 ,截至二季度末,公募基金共计持有5205家A股公司股票,持股市值达6.03万亿元 ,其中,宁德时代 、贵州茅台和招商银行位居公募基金持股市值前三名;券商共计持有820家上市公司股票,持股市值达850.20亿元 ,其中,江苏银行、中信建投和永安期货位居券商持股市值前三名。
晨星(中国)基金研究中心总监孙珩向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社保基金与公募基金、券商在投资时的核心诉求与操作风格存在差异 。其中 ,社保基金更关注标的的安全性 、收益性、流动性,投资周期更长、风格更稳健,注重长期价值配置;公募基金需要兼顾不同类型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,部分权益类产品会结合市场趋势灵活调整持仓 ,同时,公募基金持仓还可能受到基金持有人申赎行为的影响;券商自营或资管业务的投资则更强调对市场机会的捕捉效率,其投资主要受券商自身风控体系和业绩目标的约束。
“不过 ,基于基本面研究布局优质标的,关注新质生产力等符合政策导向和产业升级趋势的领域,是社保基金、公募基金与券商在投资上的共同点。”孙珩如是说 。
持仓新质生产力概念
成三类机构共识
对于上述三类机构在新质生产力概念个股上达成持仓共识 ,孙珩认为,一方面,这契合国家推动科技创新 、产业升级的战略方向 ,相关领域(如高端制造、人工智能、生物科技等)能获得政策支持与资源倾斜,发展方向较为明确;另一方面,这类投资标的普遍拥有技术壁垒或成长潜力 ,从而成为社保基金 、公募基金、券商的共同选择。
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在接受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。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当下,新质生产力发展受到关注。就机构投资者而言,可以通过在资本市场上的投资配置将资源更多引领到相关领域 ,更好地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。
在大摩万众创新基金经理李子扬看来,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,就科技领域中长期发展而言 ,人工智能的应用渗透值得重点关注,人工智能在B端的应用会更早体现业绩,未来三年至五年内 ,会有国内企业逐步兑现收益。
此外,从行业分布来看,上述三类机构在今年二季度末共同持仓的89只个股中 ,分布在硬件设备、机械 、医药生物等行业的个股数量居前。
炒股杠杆平台找加杠网:股票融资利率一般是多少-593只个股流通市值不足20亿元
买股票哪家证券公司好:炒股杠杆融资-用电负荷历史新高!一图梳理电力板块个股
股票开户多久可以交易:炒股加倍杠杆-美国7月PPI同比上涨3.3% 预估为2.5%
股票在盘中怎么挂单:炒股杠杆平台怎么样-6月“金股”组合陆续出炉 超百只个股获券商推荐
融资可以买的股票:股票杠杆什么意思-央行:6月16日将开展4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
哪些app可以买卖股票:炒股多少钱可以加杠杆-定了!美国最高法院将在11月开审 努力“迅速解决”特朗普关税案
正规配资十大排名_实盘配资公司_配资查询_配资炒股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实习记者|王颖记者|张一诺金融监管总局管理公开征求意见,再为银行业高管上任划“红线”12...
福建省商务厅官网消息,为推动福建省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,《福建省深化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(征求意见稿)》公开征求意见...
4月14日,国内商品期货早盘开盘,涨多跌少。NR、氧化铝等涨超2%,沪镍、沪锡等涨超1%,豆油、沪锌等小幅上涨;集运欧线...
5月23日,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。 问:据报道,美国政府22日宣布取消哈佛大学获得的学生和交流学者项目资...
记者辛圆3月25日,博鳌亚洲论坛旗舰报告《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5年度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...